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大光 发布时间:2011-08-08 浏览量:2038 |
刘:陈校长,新的学年眼看着又开始了,您作为一校之长,十一年如一日亲自规划落实全校各项工作,一定很辛苦吧!
陈:说不辛苦是假话,但作为这所民办学校创始人、负责人,文博教育的发展是大事、文博学子工作发展如何,学习成效如何、用人单位是否满意更是头等大事,个人辛苦一些,那也是自找的!
刘:文博的特色职业教育很成功,在教育界、文博行业很是有口碑,您能就经验介绍一下
陈:其实,也没什么好介绍的。要说经验,也许夹缝中求生存是万物的本能规律吧。事实上就我的年龄而言,这个选择是显得有些特别。若就我个人的兴趣经历而言,教师这个职业又是情理之中的事。必须承认,文博刚创立那会儿,我除了有很大的热情以外,就连最基本的学校管理细则都不是太清楚;所以文博的十一年岁月对我这个曾经的“小伙子”而言,蹉跎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实践证明路是人走出来的,事都是做出来的,做好做坏关键看做事的人是不是真做、舍得做。事实上,在从事了十一年的民办教育后,我更清楚的认识到,当下国内民办教育状况与国办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而教育的内涵与担负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尤其是时下尚不被社会完全认可的民办教育,存在问题是正常的。事实上,国办教育存在更大的问题。一些关乎教育实效的大问题,不知道国人对此有什么样的见解。无疑,学校从来就是造就精英、培育人才的地方;那么,不说国外,当今中国的好学校标准究竟是什么?国家各行各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标准又是什么?尤其是民办教育,在面对那些急功近利、深受现代思潮影响严重歪曲了择校、择业标准的家长、学生时。作为一所学校,你要思考的是什么?又该怎样做?是实事求是,宁缺毋滥还是来不者不、“凭票入场”呢?艰难发展中的民办教育究竟要坚持什么样的教育品格呢?我以为教育的优劣区别不在国办或是民办,而是首先区别在品格,恰如民族精神品格一样,今年北朝鲜的足球场的就很精神、很有品格。就教育而言,成败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拿的起“教育”这个职业,能否真正培养出造福家庭、造福社会的优秀人才;单凭这一点,真的做到了,就算你学校硬件比延安时期还寒碜,你都是最好的学校,献什么样的花环给你,都当之无愧,否则,只比证书外壳、比楼高人多财旺,学子学无所成,国家无处求贤那就是对教育的亵渎,无论你是什么学校都是有负于学子,有负于国家民族的罪人!所以我认为那些打着国办名牌教育的幌子,大敛不义之财,或是在办学的短时期内,就过份的追求外表而不注重解决教育的实质问题的学校,仅凭要点小聪明,尤其是要奉劝那些冲着“良好效益”办学的“产业营利观”的“教育发烧友”们早早收场,免得沦落成为国人不能宽恕的罪人!
刘:非常好,一语中的,陈院长,能否接着刚才的话题,再展开些谈谈?
陈:难得你有兴趣!其实在世界各国,教育确实不乏成败实例,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发生在我国的民办教育,文博只是其中资历不深的一份子,作为文博的创始人,十一年来,我切身体验了置身民办教育群体中的特别滋味;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要生存要发展,确实是每一位民办教育机构举办者最为关切的大事,但是,在面对种种现实困难和矛盾时,由于策略不同、教育品格不同,就自然的出现了兴盛和衰败、良性与恶性发展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时下,确有一些学校表面一片兴盛,而事实上早以危机四伏,关门是早晚的事。
刘:请说说看!
陈:十年种树,百年育人。这是古圣先贤说过的一句名言,可惜,今天许多以教育家自许的人说是说,做是做;除了牢骚满腹,怨天怨地,就是勾着头只打发财的主意,在这些人看来,时下的“民办”教育不过是个捞钱的工具,只有傻子才去干百年育人的蠢事呢!于是,许多教育者说了那么多的美丽豪迈的话最终也只是一句台词;“给我钱就逗你玩”。尤其是一些目光短浅、贪图快捷便宜的学生和家长,主动上了贼船还帮助忽悠亲朋好友上贼船做伴,理由是有奖帮衬。你们看这些家长和学生真是“怪可怜的”。我对那些缺乏良知的教育机构;只顾追求眼前经济效益,不管将来社会是否和谐的误已、误人、误国的不良做法实在不敢苟同;那些为实现学历梦而忽视社会发展规律没有实际品行能力的学生和家长,往往吃亏就吃在不切合实际、不了解社会需要,好高骛远、急功近利,以为交了点学费就是一名真的大学生了,以为选了个“占地大、楼层高、挺漂亮”的学校孩子将来自然就能成才、发财的想法也是大错、特错的。而家长不自己总结反思,只把责任一古脑的推给学校、埋怨社会,更是极端错误的。试想,不论你交了多么昂贵的学费,也不论你花了多少钱,费了多大的劲,把孩子送进什么样的名牌大学或拜了什么样的大师叫爸爸,可孩子自已不努力,十几年纵容资生的一身坏习惯,稍加批评调教,就担心会有什么不良后果;这样的学生,不成才是怨没钱呢?还是怨学校风水不好,教育不良呢……近二十年来,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的问题,的确是困搅当前国家发展普遍而严重的现实问题;一方面那些享受着国家特殊政策关照的名牌大学、热门专业,“门坎”越来越高,而一般大学、一般专业为了维持和完成指标不得已降低了门坎,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前一种情况距离也很大;往往教与学、才与德二方面都存在教育决策问题,也是困扰当前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关健所在。我见到有许多民办教育最可怜,别说挑学生,能从招生公司拣到几个就已经阿弥陀佛了,至于教的了、教不了、成不成才,几年后如何?压根就顾不了!有限的收费,又被招生公司、中介人等机构盘剥了几层,再加上民办师资课时费高、不稳定,最后学生所剩无几,这样又怎么能办好学校,培养优秀人才,更何谈发展教育呢?
刘:陈院长,你所谈到的这些,文博是否遇到过,您又是如何做的?
陈:首先,与更多的学校相比,文博最大的不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华民族文化有魄力,小文物惹人爱,大文化很丰富,二是北京文化资源优势太强,行业发展需要专门人才。我们就是坚持走特色兴校之路。三是我们务实,不求大而全,旨在小而精。99年建校以来文博每年招生约在40—60人。四是强调优质的同时物质是基础,每年因确保教育质量而情息付出的代价是近贰佰万补贴。谁来贴?自己想办法,什么办法,办公司,支持教育的同时也拓展知识经济建设。当代文博泰斗启功先生生前曾为北师大撰写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字校训;其实,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强国,兴国的道理全在八个字中,这又何止是当代中国一个北师大的校训!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培养精英人才的现代教育职业者,你追求和奉献给社会的应是美好的人格与才智,而不是任凭一个人的物质欲望,视责任与社会道德与不顾,非但不配为人师,倒恰恰成了反面世范。所以,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不论你是普通老师还是什么其它名牌高校的名师,你都有义务在传授给学子们知识的同时,在行为和回报社会这个深层次教育责任上也应该做到为人师表。试想,连育人的学校和崇高的老师都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没有博大的品格和诚挚胸怀,不能以朴素的处世行为准则启发引导青年一代学子,长此以往,结果是何?所以,本人提出培育有“拳拳爱国心的钻石人才”,一是针对当下的教育风气时弊,二是表明文博认知了当前的教育职责,有信心、有决心为国家培养打造更多的造福社会、造福国家的优秀人才!三是用“钻石”二字作为检验文博一切教育行为的准则;如果说中华民族历史上多灾多难,那么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迫切的需要出现更多勇于担负这一历史使命的、以打造爱国、兴国钻石人才为已任的优质学校;时下,那些一味求规模,比谁的楼盖的漂亮,比谁的招生广告能呼悠,钱上比投入比回报,而不关心教育产品质量低下的这类学校,是不会永久兴旺的,否则就没有天理了。因此,不论你是国办民办的,我坚信,伟大品格作用下的教育成败不是只用金钱和物质堆砌成的;国家的兴衰与否同样离不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知识精英群体;政治上的一时腐败并不可怕,而标致着民族灵魂与国家兴衰的国家根本——教育母体,一旦变质那将会导致亡国灭种的灾难。文博正是凭借如此的认知与教育定位,方才有能力抵御那些扭曲了民族教育品格的阵阵歪风,才能一贯的坚持用百年育人,兴我中华的教育品格鼓舞全体师生。才能收到今天这样令人鼓舞的教育成效。说到文博教育的具体实施,文博风格明确,一:决不急功劲利盲目仿效。从制定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到科学发展办学规模,原则上切实依据国情、校情、行情的三大法则,即:因需设教,因人施教,注重实效。二:教育的原则问题决不迎合让步,哪怕是一时经济上的亏损。从校长到普通管理人员,必须做到按章治校,以情动人,以身作则,以校为家,以奉献为荣。各级管理工作人员,严禁接受吃、请、赠,严禁消极处理当做工作。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关心不厌其细,胜似亲人。三:在录取选拔学生问题上,坚持少而精,拒绝“贪、嗔、叱”。就是说,今天文博对自身发展、教学成果、招生就业成功率等方面给自己不断加码的同时,也对招收学生的渠道、学生综合素质、家庭情况、综合成绩考核等方面制订了一整套的生源选择制度,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三种学生入学:1、素质低下、有严重恶习、不求上进者;2、学习目的不端正、为学历而求学、病急投医者;3、家庭经济富足,素养低劣,视教育同仁如打工保姆者。四:文博的日常管理实施全开放式教学、半封闭式管理;即基础必修课综合素养课制订“四化”监督制。即学分化、标准化,趣味化,人性化。五:对各级层工作人员,要求依据各时期问题,建议制订和增补完善相关制度,使的各项制度的制订具有可行性、有效性、鲜活性,以达到科学管理、稳步发展的良性互动目的。六:在食宿管理方面,总务主管领导监督,生活区实施达标管理制, 24小时值班制;对宿舍、食堂卫生达标、作息制度达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达标、自身素质达标等均有专门制度。食堂饮食实施责任管理,凭证上岗,一日三餐包餐制严格定价、定质、定利制,保证学生、教职工吃的卫生、营养,服务做到热情周到而又严格对待开歇业时限秩序。
刘:听了您的介绍,更让我们感到发展中优胜劣汰这是规律,看来关键还在于自身;我们恭祝文博将来更好的发展,也祝愿在您的领导下,不断创造佳绩,早日成为天下共仰英才倍出的民办大学。最后,我们想请您谈谈,今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文博以后的发展规划有哪些新的举措。
陈:目前,文物专业学生平均年毕业生35名,成人研修年毕业生15名。但仅2005 至2010五年间,北京一地就增加近300家拍卖公司,向我们要求供应毕业生年近200名。今年我们只能为11家公司提供毕业生25名,很显然,文博学子不会出现在公布的失业人群中。目前毕业生正在积极的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和毕业书画创作。对于就业,他们早以不虑得失、气定神闲了。
关于文博的发展方面,我们今年确有一些动作规划,我们叫做2010文博教育战略规划:
一、 三年内把文博学院的在校生规模仍旧定位在总数120人至150人规模基础上(含文博系统委培生30名)。坚持培养国家急需的文物艺术领域,文化文博职业技能人才等专业方向人才。向着高等职业教育方向教学,加强对外合作,加大办学投入,逐步实现硬件现代化,软件尖端化发展目标。国际化品牌的职业学校;目前已经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合作启动了以下系科专业的建设工作,即以下五个专业系约二十个培养方向,即文物鉴定系、文物科技保护系、文化遗产管理系、民族特艺学系、文化产业管理系等。其中部分专业于2010年七月正式开始招生。
二、 依据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潜在资源与国际文化艺术经济的发展趋势,文博学院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在专业职业化,技能实用化的教育宗旨上,在充份挖掘和发挥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功能基础上,文博学院仍将坚持培养特殊学科高精尖人才目标,尤其注重在人才专业技能之外的职业素质、道德情怀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成为自强、自爱、真知、求实、奉献、爱国的民族钻石人才。世人共识,东方文明是开启二十一世纪人类和谐之门的钥匙,而文博要培养的人才恰恰是手持这把金钥匙,为世人开启世纪之门,展示独特魅力的世纪钻石人才。
三、 深化教学,全面凸现我校开设的相关学科方向及个人可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创业特征,依托北京天时、地利、人和自身诸多方面优势,从而把产、学、研与每个学生的学习实践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大方向紧密的连系起来,真正实现人才造福社会的教育目的。因此,北京文博始终贯穿这样一个理念,即以学术发展为龙头,全面建立权威的教学科研体系,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学术相关产业,如今年创建的北京一和天利国际投资公司、正在筹建的北京文物艺术品典当租赁包装设计公司、中央美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科研教育中心等具有学术特色的集团化文物文化大产业链,以期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力辟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新途径的前提下,即弘扬了民族精神、传播了东方文明,也促进了民族文化遗产学教育的良性发展;同时为民族主权文化教育事业和民族艺术经济的建设发展探索出一条科学、正确、健康的发展之路。文博同仁目前正全力以赴,我们有信心也有实力走好这条未必平坦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