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405 406 408 409 407 210 211

2012年迎新教学特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文博        发布时间:2012-03-20        浏览量:2052

     

    在陈步一校长的亲自指导下,北京文博为了配合新学期“宋四家研究和“清玩雅器鉴定等课程的教学,教务处工作人员经过近一个月的布展工作在教学楼内文博长廊内如期举办了三个主题内容约叁百件文物实物展览,为广大文博师生课堂教学观摩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受到了全社会的一致好评。

     

    2011年特展之一:

    循理觀物  篤思敏求

     

    北京文博舉辦的本次中國古代書畫及鼻煙壺特展,目的是為推動中國古代書畫及鼻煙壺文物研究與教學的展開,集中展現文博的綜合教學水準,使教學深入學理,溯古察今,是秉承小文物大文化的治學態度們也是踐行和打造文物學教育的重要舉措。

    這裡陳列的二百餘件(套)古代書畫和鼻煙壺,均為北京文博多年來研究徽集的各代精品良制;或源出清宮創制、或為歷代文人雅珍;其中材質、科紛呈,源遠流長。尤於鼻煙壺盈握之中,更見中西方文殊而趣通的燦爛交融,此亦博大中華文化相容並蓄、生生不息、神秘而崇高的文化精神所系,美哉中華,歎哉古人!此必為觀者認同矣。

     

                                                                辛卯十二月陳步一於和光精舍

    览图片选登

       

     

     

    2012年新学期特展之二:

    溯法晋唐   意韵千秋

    ——北宋四家墨迹研究特展   

                                                                 

                                                                 陈步一

     

     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人作为北宋开宗立派的宗师,被后世并称“北宋四家”。他们遗存世间的书法瑰宝数量珍稀,今多为各博物馆庋藏。本次展出作品四十幅均为清代宫廷《石渠宝笈》著录旧藏(今为台北故宫庋藏),这些展品是日本二玄社以现代印刷手段,依据四家真迹特别研发的高级复制品,是为佐参研究的“下真迹一等”品。

    这些复制作品的最大学术价值在于:真切的反映了北宋四家的书法艺术风貌,集中体现了四家各期的精神特征和书写运转中流露出的天真情性与不同的格趣审美追求。此外,这些作品的书写内容在文学研究上的价值亦尤为突出;诸作或为诗跋论赋、或为稿识札牍,无不淋漓的凸显了具有普遍时代特征的文风与作者精神体貌的不二属性。其中对研究各家思想见论与情性差异等方面的学术价值更是不容忽视。灿然数言,诵之如对先贤,而越时空;此可谓观读本次特展的又一快意之处。

     

    展览图片选登

                             001-003黄庭坚墨迹选-1

                             004-006苏轼墨迹选-4

                                         007-011米芾墨迹选-8

              022-026蔡襄墨迹选-8

    特展之三:

                  天人有道      润物无声  

                             —— 文人雅器特展   

                                                             陈步一

     

    “文人“一词,是对古来尚学智慧之士的泛称,文人者亦有不同;诸如:朝堂之上曰文臣、谋士,朝堂之外曰儒生、先生,山野之间曰隐士、高士者也。遍观宇内,文人称谓独我中华有之。

    纵观古代中华文士及其文化物存、物种浩瀚、内涵博大、影响深远、独领宇内大观;而文人雅器即其首要文化遗存。综合相关研究,所谓“雅器”,即泛指历代文人书房斋馆之中陈列、或集实用与欣赏功能于一身的诸般饰用制器,诸如:笔墨纸砚、屏椅案几、琴棋茶香等等;无不关乎文人的生活情态,盖其诸器虽形质各异,功效不一,亦必妙显其娱情逸性、养心修身之功也。亦如:竹木牙角、金银铜锡,皆巧用其材、造尽其功、器尽其雅而终为子孙爱奉至宝,传启不衰,此亦为我中华文明之脊髓也。

    本次特展,着重追求体现不同文人个体、阶层与普遍时代文化旨趣在诸器中的内在关联,充份凸显北京文博的人才培养主张和发挥相关藏品在教学上的积极作用,亦是对文人玩器中传统法道儒家思想与民族制物工艺的具体鉴悟与译解。

     

    览图片选登

       





    上一篇:2012年5月知识竞赛总结
    下一篇:丹青半尺鉴    文博千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