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骥 发布时间:2014-10-19 浏览量:842 |
2014年秋季新学期伊始,北京文博学院在常规鉴定研究课程中,新增设了古籍版本及文房鉴定课程。古籍和文房杂项均是中国古代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智慧与诸多应用装饰器具的文化创造与手工艺风貌,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美学内涵,是集多元文化与艺术创造价值于一身的民族文化瑰宝。中国古代文房艺术包罗了古今文化艺术的诸多门类,特别是古籍版本学,则更加强调历史、人文、科技、文字印刷等工艺方面知识在发展中的应用;为收到更好的教学成效,学院邀请了国家图书馆副研究员、古籍版本学专家李娜华教授执教。课程着重针对中国古代典籍文献版本的发展历史、制作方式、演变源流、版本真伪优劣的鉴别等方面展开教学。此项课程的开设,极大的丰富完善了学院文物鉴定教学与学术研究层面,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同学们的学习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学养的提升。
9月27日下午二点,文博学子在李娜华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学习实践。李老师在展馆现场结合实物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正在展出的九大典籍类展览,亲自引导同学们参观《样式雷图档》展,讲解了宋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集》等珍贵古籍流传脉络。同学们对古籍版本这个渊深的文物艺术门类表现出浓厚的求知热情,现场就相关问题纷纷向李老师求教提问,收到了可喜的教学成效。相信此次国家图书馆之行令同学们对古籍版本学的学习研究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