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文博 发布时间:2015-07-25 浏览量:922 |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2015届毕业生黎阳阳,很荣幸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
在文博学院学习的四年时间里,感触和收获良多,回想起在文博充实而又欢愉的学习生活,毕业之际有诸多不舍。
四年前的夏天,我只身一人背着行李出发,去与老家相隔一千五百多公里的北京文博求学。那时的我还只是一个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孩子。对于所学习的专业很陌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几乎一无所知。
还记得第一次拿毛笔时的颤抖,是孟暘老师在身边不断地鼓励和教导,给了我信心和希望,第一次书法课上,临写邓石如篆书《白氏草堂记》的时候,经常为了笔法错误和字形不准着急,是邵晨老师不断地给我们示范与讲解,才让我坚持写了下去。第一次临摹宋人花鸟绘画,是郭文林老师亲切温厚的指导和示范,让我对宋人绘画有了最真实直观的认识。第一次在装裱课上托背纸时,是吴老师不辞辛苦的给我们一次次做示范,让我们慢慢掌握技巧和方法……。
在文博学院的学习生活还有太多第一次需要被铭记。第一次国学课时,面对古代经典的懵懂;第一次古琴课时对古典音乐的陶醉;第一次山水课时对古代文人山水画的叹服。第一次写作课时,让我明白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慢慢的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发现自己竟然真的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面对未来,信心也在不断地增长。
四年来,在文博学院的每一堂课都会让我觉得很受用、很充实。每当完成一件作品或学到一些重要知识的时候,心中都会有无比的快乐感。而快乐幸福之余最重要的就是要感恩文博学院的老师们,在文博每一位授课老师都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倾囊传授。特别是作为我们的老师陈步一院长,从一入学起他就亲自指导我们学习和实践。为了我们今天的收获,除了亲自规划设计课程,安排老师,他还为我们生活的更好做了太多太多。
他带我们参加各大拍卖会,告诉我们学以致用的方法;他带我们参观各类博物馆,告诉我们平时积累的必要;他安排我们参加文化行业的相关活动,告诉我们开阔眼界的重要性。他不但教授我们专业知识,同样也是我们精神上的导师,院长常说“小文物大文化”,文物之小,实为文化之大。所以他要求我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个人的修养也要主动全方面的提高,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地进步。
这让我回想起四年前我刚到文博时的模样,那时的文博还是被藤蔓缠绕的老旧小楼,而今经过他四年的不断努力,现在已经成为了望京地区地标性的文博学院所在。这其中院长的艰辛和困难我们是看在眼里的。十六年,若不是他的坚持,何来今天的文博学院呢?也许这就是院长所说的“文博精神”,就是这份为了追求实现人生理想,无惧无畏和拼搏和奋进的品格精神!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我有信心和以我自身的全面的素养去面对将要面对的人生事业。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再次感谢给予我们知识、赋予我们人格力量的母校文博学院,感谢给予我们深切关怀及给予我们无限启迪的陈步一院长和各位恩师,感谢我们携手走过最美好年华的同学们,最后也祝同学们前程似锦!祝老师们身体健康!祝文博学院的明天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北京文博学院十四届本科毕业生代表
2015年7月9日
黎阳阳
官方网站:www.wenbo.net.cn
新浪微博:北京文博学院
电话:64737410/13522428788
QQ:244639884
电子邮箱:wenbonet@163.com
微信公众号:wenboxueyuan
微信咨询号:beijingwenbo
地址:北京市 朝阳区 望京西路
了解更多资讯请长按下面二维码
“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