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405 406 408 409 407 210 211

文博课堂——中国古代绘画鉴定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文博        发布时间:2016-06-23        浏览量:1126

    走进文博学院的教室,你会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儒雅祥和与书香墨香的浓浓气息让人瞬间心归纯净。每间教室的后面,都会有一排书架,书架上摆放着与美术史、书画鉴定、文史相关的书籍。浅咖色的窗帘垂地,洁白的墙面一尘不染,清一色明式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的木质课桌椅,典雅精致,有力地衬托了中国书院教室清静祥和的文化审美内涵。看到课桌的一侧都整齐地排列着笔墨纸砚,我不免疑惑,难道他们一边听课一边写字作画吗?但随后,陈步一先生的上课风格解答了我的疑问。


    汪士慎《松石图》


    正在进行的单元是扬州画派鉴定研究,所讲的内容是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及其作品鉴定研究。陈步一先生不仅讲授了清初中派非主流画派出现的社会因素,更对汪士慎的个人笔法和风格做了独具见解的细致分析。为了让鉴定案例研究技法一节更具有广泛的启发性,陈步一先生用毛笔解析示范了汪士慎的梅枝画法,并且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技法所反映的作者性情与外特征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愉快而轻松地领悟时代风格与个人风格,以及汪士慎的技法特点规律。这种理论中有实操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仅懂得了一个画家的风格,更懂得了形成个人风格的内在关联,对指导启发古代绘画真伪鉴定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汪士慎《花卉图册》之一


    对于汪士慎的绘画题材,尤其是梅兰松竹石的细部技法特征的总结,他提示学生不仅要正确归纳画中的技巧规律,更要结合作者师承去做细致的比较。比如:汪士慎与明四家的梅花有什么不同?汪士慎的梅花虽然受到宋元扬无咎、王冕的风格影响,但汪士慎与两者的梅花在外形与内在气质上有哪些异同?此外,汪士慎与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的梅花又有哪些不同?同样是玉兰花,汪士慎与八大山人的用笔、线条有什么不同?陈步一先生指出:汪士慎是一位具有清早期非主流文人画代表性气质、气息的文人画家,他的技法、率真的文人特质决定了他的画是主观抒发情怀的抽象之作,他作品中时缓时急、时轻时重的运笔,拖笔的应用,落点及花蕊的画法等都反映了这一特质。


    汪士慎《扁豆图轴》


    从技法层面的体验再回归到具体创作的历史场景,这样既可以了解感知一幅作品的产生,又能加强对作品外形与内在气质的感知记忆。比如讲到汪士慎的梅花,陈步一先生还特别讲到汪士慎的家乡安徽皖南的风土人情、气候环境,讲到那里的野梅生长特征,以及树干上菌类植物的生长特性,解释了汪士慎画中梅干上墨点的来源。


    汪士慎《梅花图》


    了解一个画家的精神气质,题跋内容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课堂上,陈步一先生让学生试读画中题跋,他讲到,这样做,一是让学生掌握疑难文字,二是让学生透过诗词中作者用文字表达出的结字规律和情感在视觉中反映的特质,了解这个画家独特的性情气质,更深入地辨识把握绘画中内在的作者精神气象特征。并且从题跋中,可以了解画家的几种书法风格,而书法风格也是画家性情的反映。


    汪士慎《春风三友图轴》


    不同作者、不同作品之间为什么有不同的笔法与风格区别?除了画家个人不同的经历、学识结构、性情思想等,作品还同时受到群体特征和时代气息共性的影响。汪士慎所处群体对其风格的影响与时代特征共性,即扬州画派的综合绘画风格是什么?处于特定的时代,画家所处的地域、审美取向、群体共性是绘画风格的重要决定因素。陈步一先生让学生要透过时代风貌去理解作品的内在规律。时代风格与个人风格相统一,这就是古今鉴定大家即使遇到没有签署创作年月的作品,也能判断出作品创作时期的原因。


    汪士慎《花卉图册》之一


    讲到汪士慎作品的品相时,陈步一先生讲到,南方气候潮湿,木屋变得潮湿,这种环境使所悬挂的作品受到了浸蚀破坏,并以此案例为契机,总结了南北方气候条件的差异对后来作品品相特征的不同呈现。这样的讲述,已经不再局限于美术史的知识范围,而是从广泛人文知识角度、综合品鉴的知识能力和客观现实出发,直击作品真伪优劣、是非黑白和鉴别知识的核心。


    汪士慎《墨梅图》


    作为兼具多元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资深学者,陈步一先生讲述的不仅是画家作品的鉴定方法,还时时挥舞毛笔,在黑板上切实地示范画中的具体画法,如何画花瓣,如何画枝叶,如何落款、用印、构图,并讲述这些画法所反映的个人特征与好恶等,学生在这样的启发下也同时挥动毛笔感受这种启发式立体化教学。这种当下的实践,让学生切实深刻感悟并吸收了课堂上所讲的最为细致深刻的内容,启发学生穿越历史,零距离地接触感知画家,体验画家的创作情态,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鉴定能力。陈步一先生指出,特别要对作品本身做研究性的临摹,从而回归到作品产生的具体场景,如此,感受必然更加深刻。


    在《中国古代绘画鉴定》课堂上,岂止讲授如何识别绘画的真伪美丑,更为可贵的是启发学生进一步掌握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并应用于个人的生活之中。陈步一先生在课堂上一次次强调文人画的美学特征,一次次示范画家的笔法规律,并讲述这些笔法与画家内在精神气质的联系统一,学生既得到了书画鉴定知识,又大大地提升了美学修养和绘画水平。全方位的知识传授,带来的是学生全方位能力的成长。


    北京文博学院

    咨询电话:010- 6475 9148 / 010- 6475 914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西路南湖渠西里北京文博学院  

     您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添加关注“北京文博学院”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北京文博学院的徽派建筑元素
    下一篇:关于“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