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文博 发布时间:2016-07-26 浏览量:923 |
看着新徽派建筑,听着中西动听的音乐,我来到典礼上。
20年前,陈步一院长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当时我是美术史系系主任。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的美术史系和故宫合作培养书画鉴定的研究生班,他就是其中的学生。当时觉得他学习很努力,很有想法,而且动手能力很强,写、画都很好。
毕业后,他想办教育,这是我根本想不到的,他要自己办一个学院。这个想法令人非常感动,但我觉得难度非常大。关于办学,我并没有什么高招支给他,就说来上一些课,学院最初的几届我也来上课。我看到文博学院从小到大,从弱变强,发展得越来越好。
这个学校和一般的大学不一样。我感受最深刻的是,一般的大学总是说要培养研究型人才,而不是学以致用的人才,而文博学院很明显的特点是,在聘请老师上,在课程设置上,在对同学们的教育上,除了培养品德修养、全面才能之外,很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是非常强的。我们学校(中央美术学院)也培养过书画鉴定的硕士生、博士生,但在动手能力上没文博学院考虑得这么细致周到,顶多请人讲一讲修复、装裱,也有个别老师会动动手。但是,在文博学院,就完全不同了,就拿临摹古书画做例子,从故宫专门老师教古书画的技法到纸绢的做旧,再到最后的装裱修复等,全套的本领,都安排有专门课程,甚至有职业拍卖模拟练习,这在我们学校(中央美术学院)从来没有过。这主要是陈步一院长一直在冥思苦想怎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要学生不仅有学识,还要为社会切切实实做贡献,这点我亲眼见证,我也非常佩服他的教学实效能力。
还有,从最初学院开始偏重文物艺术品鉴定研究这一方面,后来思路越来越开阔,并且越来越符合我们国家发展的需要,在产学研结合这一方面,就很注重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方面面引入到教学中来,加以传承保护,同时更好地转化教学为现在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人才的教育培养规划与实施,学院在这方面又开拓了新的教育发展路径,这也是同学们以后可以发挥作用更为重要的平台。
陈步一院长从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毕业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创建文博学院、办文博教育也17年了,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已经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同学们,有这样的学习条件,有这样的培养目标,你们非常幸福,我对陈步一院长和老师们花费的心血表示钦佩。我再次对学生们学有所用、走入社会表示祝贺,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对国家的文化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