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文博 发布时间:2016-07-26 浏览量:1209 |
首先,我非常高兴!十七年以来,我已经把这个日子作为我生命中的一个基因,每当这个时候,我和学子们、老师们、我的朋友们都感到非常欣慰,因为毕业的学子们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我们相约一道今天以这样的方式,也是文博特有的方式为他们祝福。十七年来,与每一届学生相伴三四年,见证他们的成长,他们也见证了学校的发展进步。对我而言,这种师生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文博学院自创办17年以来,要感谢的人很多。17年以前,关于创办文博学院的想法,为什么要创办文博学院?文博学院将来要培养的是什么能力和知识结构的人才?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向薛永年等老一辈先生多次讨教求正,先生们也给予了很多很好的指导意见。当然还有更多文博界的老一辈专家、同仁们,包括今天到场的和未到场的,17年以来各位师友一直都是我和文博学子们坚持努力的信心和力量源泉。
正如我们大家所看到的,今天值得我们庆祝的是,通过全体文博同仁17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有了目前这样的教学设施条件。一直想给老师、同学们办个展览,把文博师生的论文集结集出版;同时,在教学、研究之余,我们摸索了一些文物学教育的方法,或者说有点小成绩,对此有必要做个回顾与总结。现在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
当然,我们既要对过去不断总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就像我们现在的国家,让文博界感到非常振奋的是,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从去年到今年都在讲,要讲好中国故事,要大力保护文物文化遗产,要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这些都像春风一样刮在我们文博人的心里。作为我这一代的教师工作者,我想,我们既然喜爱文博事业,同时又基于中国乃至世界还没有哪所学校建立这方面的专业,我觉得文博学院的创建是非常有意义的。经过各位专家、老师多年的努力,17年来,学院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未来还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见证文博历届毕业生的优秀和文博学院教育教学的新成果,这正是文博师生不断求索的信心和精神,也是我们对美、对优秀文化、对历史的一种尊重和传承文明的责任。第二点是,我认为,十七年的发展证明了,我们完全有能力不仅仅营造好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和生活,也能够为国家的文化创新、优秀文化的传承造就更多更好的人才,在文博这个教育领域,我们充满信心!所以,今天,文博三代人齐聚一堂,我非常高兴和各位家长以及学子们共同分享这个时刻,我也再次代表学子们和各位老师对各位嘉宾、朋友的光临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