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文博 发布时间:2017-05-28 浏览量:12220 |
北京文博学院“文史与鉴定”课堂
见自己
北京文博学院“文史与鉴定”课堂
北京文博学院“文史与鉴定”课堂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
见自己,就是要自知,要每日每时主动自省自身言行。
大道至简,最重要的是本心,认清自己需要安静,需要谨遵克己之道,时时能回归本心的美善,于是“见自己”就成了一个人真实而愉快存在的基础。
看不见自己的人,只能在生活的高山下负重而行。
见自己,就能够正确地接纳自我、释放自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和长处。见自己,不因长处而骄傲,不因不足而自卑,关键在于自知。既不虚荣自满、自我陶醉,也不必认为自己无能无用而自我贬低。
每个人都有他自身的禀赋,而心底里固有的美善一朝间发挥出来了,就能为“见自己”而欢欣而清明。
见自己之后,则知不足,则生智力,才能真正地做自己。做自己的人是不在意世间议论的,不会因为别人给予的评议而无标准无原则地做不是自己的人,要先面对真实的自己,然后决定自己如何做为。
见天地
文博学子吴骥“文史与鉴定”课堂笔记
文博学子包玥莹“文史与鉴定”课堂笔记
一个人如果只懂得见自己,便会陷入自我为中心的误区当中,光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其他的东西,便会作茧自缚,最终难免害了自己,从见自己到见天地,是往上攀登,是要把自己的小我境界提升到天地的大我境界中去。以地为躯干,以天为魂魄,以山川河流为血脉,这便是所谓的天地人和谐统一。
人生有困苦有辉煌,沉溺辉煌,难免止步不前,反倒后退;面对人力不可抗拒的困苦,强加反抗,与世无益,反倒越发地伤了自己。
见天地之后,知规律法则,进而知进退。进退不仅是个人的事,因为人活在天地之间,一进一退,必然要看清前路后路,看清自己进的可能性和因进利世还是因进而生恶,退亦然。
见天地之后,知规律,明善恶美丑而有格局。把自己看成水,退涨有度,合乎自然规律法则,生活中要敢于面对困苦,运用智慧,克服矛盾,默默成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凡事当心存美善,善养真力,智力积聚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漫过了这份困苦。
见众生
文博学子宫立丽“文史与鉴定”课堂笔记
文博学子梁霄“文史与鉴定”课堂笔记
生命的过程本来就是一种对生的参悟修行过程,继见自己和见天地之后,再去见众生就会自然领会了佛家所说的慈悲的觉悟。
佛说见众生,就是对世人报之以体谅与悲悯,对世道人伦多一分清明与接纳的智慧。
从见天地到见众生是一个不断向下走的过程,也是内敛人性锋芒的初级阶段。这时的小我开始渐渐地懂得了卑微,自觉地将小我降低,把小我根植到泥土里去。这个阶段的人是谦和、淡然而又深邃的,他就可以获得源于人内心的慧力,所谓“明心见性”,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所谓的见了众生,便是没有了小我的纠结,学会了放下。以众人心为我心,以众人见为我见。两者合二为一于是无感。正如老子说过的一句话:“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文:阅公众号“儒风大家”随注
小文物 大文化 小专业 大职场
北京文博(即中国文物学会文博学院)是国内首家专门培养文物鉴定与评估、文物保护与修复、文物艺术品拍卖管理、书法、绘画文化遗产与工艺制造、服装首饰设计鉴定等领域高等文化职业人才的特色学府。
学校拥有来自世界各地数以百计的权威学者、文物专家、文物修复专家、考古学家、文化遗产与传承保护专家、书画艺术家、艺术史学家、服装首饰设计与工艺专家、拍卖官、营销专家、宗教专家、法律专家、相关业界精英与出版发行专家等参与学校各专业课程教学;这些文化学科及产业行业领域不尽相同,但都与文物艺术品鉴定、文化遗产传承和当下创意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让学生得到权威、前瞻和最具实用价值的文化职业全面素质训练。
官方网站:www.wenbo.net.cn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beijingwenbo
电话:010-64737410
QQ:244639884
电子邮箱:beijingwenbo@163.com
微信公众号:wenboxueyuan
微信咨询号:beijingwenbo
地址:北京市 朝阳区 望京西路
了解更多资讯请长按下面二维码
“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也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