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405 406 408 409 407 210 211

画家的不同作品为何会有天壤之别《东方书画网》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7-19        浏览量:2115

    画家的不同作品为何会有天壤之别
    作者:《东方书画网》
        在拍卖场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同一画家作品在市场上表现往往不一,有时这个画家的作品能越过百万元大关,有时却只能以万元成交,两者悬殊之大,是显而易见的。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笔者以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作品的精湛程度。从画家作品看,可分为代表作、精品、一般作品及应酬作品。代表作是代表画家艺术的最高水平,这类作品往往包含画家的心血、智慧、才能的结晶,有的代表作需要数月、数年或集毕生才智才能完成的,不过这类作品数量极少;精品也是画家的用心之作,能很好地体现画家风格和水平:一般作品和应酬作品则是相对于精品而言,属于画得比较差,不能代表画家水平,特别是有的应酬作品是画家为了应酬各种人际关系,匆匆绘制的“敷衍画”。由于画家作品的质量不同,因而它们的市场表现也是不同的。如2000年上海青莲阁拍卖会上,有一本江寒汀的代表———《百鸟百花100开册》格外引人注目,该作采用工写结合手法,描绘了百种花卉和益鸟,是一见可遇不可求的珍品,结果以33万元落槌;在另一场朵云轩拍卖会上,也有多幅江寒汀的作品,其中江寒汀的《仿古花鸟》四屏无疑是江寒汀的精品,最后以8.8万元成交,而另一幅《花鸟图》四屏并非江的用心之作,仅以2.75万元成交。从中可以看出,画家作品精湛程度不同,它的市场定位也不同,且有的价格落差相当大。
        二、作品的形式。从绘画作品形式看,大致有立轴、屏条、镜片、横披、册页、手卷、成扇等,一般来说,在作品内容、技法风格相同的前提下,画尺幅越大,价格越高;画尺幅越小,价格越低。就画的形式而言,以册页、手卷的价格最高,这主要是册页、手卷适合于层次较高、经济实力较强的藏家案头展玩。其后依次为屏条、立轴及镜片、横披、成扇等,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要看画家擅画某种形式,有的画家擅画巨幅,有的擅画小幅册页。如张大千、傅抱石、钱松岩等画家就擅画巨幅大画,黄宾虹擅画小幅作品,陆俨少尤精册页和手卷。因此,画家所擅长的某种作品形式往往在市场上有不俗的表现。如张大千的巨幅通景屏条《荷花》在’99佳士得拍卖会上以829万港元成交;钱松岩的巨幅《锦绣山河春常在》在’97香港朝晖国际拍卖会上以112元港元成交,上述画家创佳绩几乎都是巨幅作品,而陆俨少的《山水纪游》14开册在2000年佳士得拍卖会上以378.5万港元成交,创陆氏作品最高价。另外在’2000朵云轩拍卖会上,陆俨少作品超10万元具有4幅,均为陆氏册页。
        三、作品的影响。一个画家不同的作品在社会和市场上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如果画家的某件作品来历清楚、流传有序,在社会上有影响,它往往会受到藏家的追捧。像去年朵云轩推出的上海人美专场,上拍的41件作品全部成交,成交金额高达一千多万元,该场之所以取得如此佳绩,主要是这批作品在社会上有影响。特别是这些作品在1986年春被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逐件审阅,并刊载在《中国美术全集》、《艺苑掇英》等图集中,进一步肯定了它们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历史意义。结果这些作品上拍后许多作品的成交价出乎人们的意料,像赵伯驹(款)《荷亭消夏图》,估价40至60万元,最后以223万元成交;郑板桥的《兰竹图》估价只有30至40万元,结果以165万元成交,创郑板桥作品市场最高价。又如:1995年翰海公司推出的北宋张先的《十咏图》。这是一幅生动历史画卷,也为研究宋代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学、书法美术等都提供了新的课题和依据。该幅画上有宋元名家及乾隆题跋,并在宋周密《齐东野语》、元赵子昂《松雪斋集》、清乾隆《石渠宝笈》等都有详细著录。最后经各路买家激烈竞争,以1980万元的天价创造中国画展最高记录。
        由此可以看出,作品影响大小对作品价值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源:《东方书画网》  





    上一篇:读王海东先生[马家窑陶器鉴定研究]一书所感 作者:陈步一 
    下一篇:明清家具的种类、形式及装饰 作者:郑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