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厚的文化遗存印证了人类文明的辉煌,特别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创新做出的独特贡献。就国家民族而言,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之本、文化创新之本、精神血脉之本,是全体中国人文化精神的凭据。因此,中国从来都是世界上公认的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可以预言,人类将前所未有的感受到来自中华文明最深切的滋养和最长久的福佑。三十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独特地位再一次日益彰显,这是以古圣先贤为脊梁的中华文明的护佑之功。今天,国家综合实力正日渐发展强大,文化力量的润泽预示着民族伟大复兴的来临。此刻,我们该思考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过去的历程早已证明,人类一切先进文化的最佳传承创新途径就是教育。北京文博的建立就是要通过创新教育这一途径,立足国家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实践教育的特殊方式途径,培养高质量的文化精英人才,把继承中华民族和人类共有的先进文化遗产相关学科和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地建立起来。十五年以来,北京文博大力集合国内外相关教育资源,全新打造先进文化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机制,使之适用并渗透到我国各文化产业、行业的建设发展中。时下,往届毕业生的良好发展态势有力的印证了北京文博的存在与发展的必要,也切实的体现出了“小文物、大文化,小遗产、大智慧”的职业教育特色和民族先进文化建设的强大生命力。因此,在人类文明进程飞速发展的现实面前,北京文博的教育方针也客观的遵循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断寻求鲜活的特色教育核力。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我们看到,当前教育机制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建设和中国梦能否更好的实现。事实上,人类一切优秀文化的创新发展规律早已在浩瀚的文化遗存中得到最淋漓的印证。
时下,好的教育不能只注重物质或局限于纯粹功利主义价值观,而凡被世人公认的成功教育都是以强调培养人的优良道德品行和对人类的卓越贡献为基本点来衡量的,是被古往今来的人类文明所证明了的。因此,在我国文化繁荣、文化发展的当下,文化创新型、应用人才高标准培养的重要意义早已凸显,迫在眉睫;但我们要思考的是:新兴文化产业人才的教育途径如何才能突破陈规?如何才能避免浮躁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等不良教育后果的危害?而培养符合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真正品学含金量的文化精英分子的良方是何?北京文博就是秉承这样的教育责任和使命,坚持探究和运用真正属于“中国”的、“真善美”的人才教育优势,借鉴一切适合国情的国际文化职业人才教育智慧,以践行我国先进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使命。文博人坚信,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一切发展的根本保障,而文化的长期健康发展又首先取决于先进教育机制的创新,这也是文化强国大业的牢固基石和必由大道。
文博领导专家合影 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参观馆藏文物 教育部赵沁平部长在人民 朝阳区教委领导来文博指导教学
大会堂参加文博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