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美术馆
北京文博和光艺术馆孵化项目以北京文博学院原创的和光美术馆为孵化样板,旨在为国内外高端民营企业的文化空间进行美术馆相关文创业态的孵化服务,打造全国和光艺术馆连动链。通过全方位集合国内外顶级文化艺术资源、植入专门人才及相关软性文化内容,引发市场经济与文化产品的良性互动,营造出集空间设计创意、文物艺术品鉴藏评估、拍卖、艺术衍生品研发、展览展示、教育与文化交流活动为一体的新型文化艺术资产平台。在文博和光的平台之上,您将有机会与和光艺术馆孵化项目一起进行全国性的项目铺展,实现合作共赢。
和光乐坊
北京文博和光文创基地项目区域设立有和光阁乐坊,专为举办多样高端文化主题的雅集服务,乐坊定期举办各类艺术家主题演出与中外多门类艺术交流活动。每年都将有30场以上不同主题的高尚雅集活动, 和光乐坊必将为您带来全面发展的契机与高品质的产业资源。
研山堂:文人书房艺术馆
北京文博和光美术馆是一所以研究展示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艺术创作、推动当下文化教育创新为核心学术职能的综合美术馆。北京文博下设书房文化研究中心,“研山堂”是以米芾、苏轼等宋明文化先贤广义书房文化为契机而进行的一次旷日持久另辟蹊径的建筑与主题空间及环境艺术创意实践;是陈步一先生及其团队历时近5年的呕心之作;这是一个穿越古今,博收广纳东方人文精神的当代书房文化艺术巨作,是强调东方建筑与人文环境、创意与科技创新和揭示古今文人精神、贯穿实践体悟的“探幽发现之旅”。“研山堂”通过对宋明建筑于书房主题文化内容的高度创取,以全面立体的空间语汇,诠释了作者对当下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印证了古今文人与历史先进文化传承发展的密切关联,深刻揭示了在当代建筑文化发展中融汇古代审美元素的精要性;以此昭示,优秀的文化基因必然与当下和未来人类生活发展重要关联。期间所涉家具、雅器、一应文房陈设等,均来自北京文博和光精舍造办处设计院设计制造及学院珍藏。
杏园
“杏园”是北京文博学院新徽派古典建筑艺术中兼集唐宋融汇南北建筑艺术魄力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景观。北京文博之“杏园”创作,源自明代早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杨荣于北京建造的“杏园”,又因园中遍植杏树而得名。古今“杏园”均兼集文人雅集、教育、交流等多元文化功能。古代亦有《杏园雅集图》传世,(现存镇江博物馆)为明代著名画家谢环所作。描绘的是建安杨荣、庐陵杨士奇、南郡杨溥等重臣文人集于杏园的情景。文博“杏园”是陈步一先生据古“杏园”为创作契机的基础上,历时四年全新创作建造的又一当代古典建筑艺术力作,所不同的是:文博“杏园”是文化发展、教育创新,专为培养传承中华文化正脉的精英学子而倾力创作的文化道场,文博“杏园”西起“儒林门”经“和光精舍”、“诘心亭”、“喋莲舫”直至“容真堂”,堂外北地设“杏坛”,东侧参天古杏掩映,鳞光浮动,碧水迴环,东接“和光阁乐坊”。杏坛西植古柿三株,意合“兴世”之旨。由此契合:“和为善本,光裕百代”的文博教育追求。
和光创意文化街
北京文博和光文化投资公司依托文化都市——北京的天地人的独厚条件和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以及文化遗产传承人等优秀人才资源,致力打造“中国制造”国际文化产业学术平台。北京文博和光文化总部基地环境优雅,现有可供各类文创产业、非遗传承人、文化艺术人士进住合作的建筑空间总面积15000平米,总部基地优先欢迎高端特色文化企业、工艺师、艺术家以及从事高新科技文化产品研发的国内外机构联系洽商,互惠共赢合作发展,全面推动中国先进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图书资料室简介
图书馆资料室于1999年7月10日建立。本室资料主要涉列文物鉴赏类、书画艺术类、文史知识类、工艺设计类、建筑园艺类、古典文学类、经营管理类、外国语言类、声像图书类等十大类约3.8万册。另有近百本的古籍善本,是查阅古代文献,考证历史依据的珍贵资料。本资料室主要服务于本校相关专业科、多角度为我校各专业教学及科研实践提供广泛、详实、具体的科学理论依据,对丰富学术视野,启迪思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相关专业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装裱工作室
书画装裱工作室主要从事古代书画装裱 工艺教学研究。目前已向全校学生开设古书画装裱课程,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古代书画装裱工艺及技巧,为文物鉴定书画专业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建于2002年7月,配置有各类现代电子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专业公共课教学及相关教学活动使用。光洁明亮的环境为学生创建了舒心安静的学习条件。
陶瓷工作室
长期以来,文博尤为重视实验室的良好教学功能2006年8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更深入学习古陶瓷鉴定知识,于本学年专门开设了陶艺与景德镇瓷器工艺系列实践课程,专门投资配置了陶瓷拉坯机、容量1立方汽窑等配套工艺机械,聘请了景德镇古陶瓷研究所资深工艺专家来校为学生授课。目前每个班平均每周有两次陶艺课。 同学们从最基本的揉泥巴开始,四个月之后的现在,已经可以做出像样的作品来了。如今,同学们不但知道了如何去做,更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学,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为今后的学习和更好地了解古陶瓷的工艺断代等方面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实践基地
为了更加紧密地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有更好、更多的实战机会,在校领导的多方考察和精心论证下,学校专门投资创建了北京教学实践基地,该基地位于北京书画城二楼。
在经过了两个月的筹备组织,实践教学基地于2006年12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教学基地共陈列和展出了院藏和教学文物十六大门类上千件实物。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学到书本以外的更多知识,也可以通过对实物的直观认识、学习能够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通过这种手段和方式,开创性地将理论与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雅集室 古书画临摹修复室 书画自修室 文物摄影工作室
阅览室 文博长廊 学生公寓 整洁的就餐环境